
9月25日银丰配资,小米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表示:“50来岁,正是闯的年纪。”这句话彰显了他跨界造车的决心。这场以“改变”为主题的演讲中,雷军回顾了小米过去五年的转型之路,并首次深入解析了小米造车和自研芯片背后的决策细节。

雷军强调,小米正在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变。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战略上,也体现在具体的产品研发过程中。例如,在汽车领域,小米经历了多次关键决策的动态调整。Ultra项目经历了立项、暂停再到重启的过程;YU7车型则放弃了大空间设计,转而聚焦高性能,并在长途实测后取消了620公里续航版本。

即使在没有新车发布的传播平淡期,小米也推出了定制服务,将超豪华车才有的这项服务带到了小米汽车,提升了用户的情绪价值。雷军分享了一个故事,一名来自浙江诸暨的小米工程师阿灿银丰配资,凭借对汽车的热爱和执着,成为小米汽车团队的一员。2021年,小米宣布造车时,这位底盘工程师连夜请求同事引荐,表达了无论小米汽车在哪里造,他就举家搬到哪里的决心。

在团队的努力下,小米汽车设定了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的目标,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。然而,高性能电机在市场上难以找到适配品,小米决定自主研发,即便成本飙升也不妥协,最终诞生了小米V8S超级电机。雷军解释说,选择自主研发是为了避免代工厂的技术限制。

Ultra项目的历程充满波折。2021年12月,Ultra项目立项,但因资源短缺在2022年2月被叫停。几个月后,一次线上会议中,一位工程师提议造一辆能在纽北赛道上击败保时捷的车,这一想法重新点燃了团队的热情。2024年10月28日,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总榜上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,量产车更是登顶全球量产电动车榜首。

YU7车型则体现了小米对市场的精准判断。面对理想L9引领的大空间SUV热潮,小米决定推出一款好看、好开的运动型SUV。经过长途实测,团队果断取消了620公里续航版本,将835公里长续航版直接更名为标准版,不改变定价。YU7发布后,市场反响热烈,交付量迅速突破4万台。
随着YU7的发布,小米还推出了定制服务,为用户提供26项个性选配,包括豪华车漆、内饰、轮毂等。雷军表示,希望通过定制服务让更多人享受到顶级豪车的体验,实现科技平权和体验平权。小米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豪华车定制服务的高门槛,将高端定制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。
从开始造车时的期待与质疑,到纽北赛道上的成功银丰配资,再到如今的定制服务,小米汽车用四年时间在汽车行业写下了自己的名字。雷军的这份“闯劲”不仅属于他个人,也属于整个小米汽车团队。正如雷军所说,只要持续努力,每个人、每个团队都有机会“逆天改命”。
富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